微型UHT杀菌机通过将液体物料在极短时间内(2-8秒)加热至135-150℃,再迅速冷却,实现商业无菌,大限度保留营养与风味。其微型化设计(处理量通常10-100L/h)专为小试、配方验证与工艺优化而生,是连接实验室与工业化生产的桥梁。然而,UHT过程涉及高温、高压与精密控制,操作不当易导致杀菌不到位、设备结垢或安全事故。掌握
微型UHT杀菌机的正确使用方法,是确保实验成功与数据可靠的关键。

一、开机前准备
系统检查:确认水、电、蒸汽(或电加热)供应正常。检查管路连接是否牢固,无泄漏。
清洁消毒:使用CIP(就地清洗)系统,依次进行水冲洗→碱液循环清洗(如1-2%NaOH,70-80℃,20分钟)→水冲洗→酸液循环清洗(如1%硝酸,60-70℃,15分钟)→水冲洗。确保管路、换热器、均质机(若集成)内无残留。
物料准备:待处理液体需经过滤(如80-100目滤网),去除杂质,防止堵塞喷嘴或换热板。
二、参数设定
根据物料特性(如牛奶、果汁、植物蛋白饮料)设定关键参数:
杀菌温度:通常135-150℃,需精确控制(±1℃);
保温时间:确保物料在保温管内停留2-8秒;
冷却温度:出口温度通常≤30℃,防止热损伤;
流量:调节蠕动泵或离心泵,控制处理量与停留时间匹配。
在控制系统中预设程序,确保自动化运行。
三、启动与预热
启动加热系统(蒸汽或电),使设备逐步升温至设定值。开启循环泵,让水或物料在系统内循环预热,排出空气。观察压力表,确保各段压力稳定,无堵塞。
四、进料与杀菌运行
将进料管插入物料桶,启动进料泵。
物料依次通过预热段→加热段(蒸汽注入或板式换热)→保温管→冷却段(冷水或冰水)。
实时监控温度、压力、流量、电导率(判断清洗终点)等参数,确保杀菌强度(如900-1200秒单位)达标。
出料口接无菌容器,防止二次污染。
五、停机与清洗
物料处理完毕后,用清水冲洗系统至少10分钟,排空残留。
立即执行CIP清洗程序,防止蛋白质、脂肪在高温表面固化结垢。
清洗后用无菌水或0.1%过氧乙酸溶液循环杀菌,保持系统无菌状态,或排空干燥存放。